北京餐飲2019年迎最嚴排放標準“煙凈化設施不再“帶病運行””
在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牽頭開展的全市范圍內餐飲專項執法檢查中發現,因餐飲業生產工況不穩定,且現行國家油煙排放標準限值高,不少餐飲企業只要安裝了油煙凈化設施,即使存在不正常運行問題,也能僥幸檢測過關,逃過罰款和整改。不過,這樣的“好日子”很快要到頭了。
隨著北京市今年1月發布的《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從明年起正式實施,油煙凈化設施“帶病運行”的問題有望得到控制。
新標準嚴在什么地方?
三項污染物要達標,升級工作勢在必行
眾所周知,餐飲業油煙污染一直是城市大氣內源污染的重要組成。北京大大小小的餐廳煙道近1000萬個,根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針對京津冀大氣霧霾污染及控制策略研究發現,北京地區餐飲排放占PM2.5來源的14.1%。
目前,北京餐飲行業檢查已被列為2018年——2020年三年“藍天保衛戰”計劃之一。
在最近的一次現場檢查中,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副隊長謝志寬曾在采訪時表示,2018年屬于《標準》的宣貫期,環保部門將在頻次上、技術手段上加強執法檢查,讓企業知曉北京市的新標準,提前做好設備升級換代工作。
《標準》規定了餐飲服務單位排放的油煙、顆粒物和非甲烷總烴(VOCs的一種指標)三項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分別為1.0mg/m3、5.0mg/m3、10.0mg/m3。
其中,從2019年1月1日起,油煙、顆粒物兩項污染物排放限值先期執行,非甲烷總烴排放限值自第二年起執行。
對比現行國家標準《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除了油煙限值嚴格一倍以外,新增了顆粒物、非甲烷總烴兩項污染物排放限值。
文章來源: 北極星環保網